夏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炎炎夏日,全国很多地区的气温都持续飙升,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在高温天气里,更是难熬。有资料显示,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夏季气温升高后,不少人就放松了警惕。殊不知夏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增大。人体散热,血管扩张,心脑的血液供应量减少,加重脑缺氧、缺血反应。再就是由于高温,一出现血压剧烈波动及高温脱水,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及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都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那么夏季怎样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呢?
1.饮食方面,把握出行情况,适量补充水分,食用新鲜水果、蔬菜。要进食适量鱼、肉、蛋、奶等,保证蛋白质摄入。
2.运动方面:要做到起居有节,适时运动。夏天应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较早,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6-10时,这段时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时间。因此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进行锻炼。
3.治疗方面:科学正规的治疗包括找专科医师专家诊疗,治疗方案确定,合理用药及坚持用药治疗等。心脑血管病人要注意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紧急时缓解病情。当患者出现胸闷、憋气、胸痛、气短等症状时及时含服。
4.近年使用空调的家庭越来越多,居室内外形成温差。从家里走出户外时大幅的温度变化使心脑血管病人很难适应,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卒中,因此,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医生简介杜桂英
内八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对各种心血管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风心病、心肌病及急慢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的治疗;对脑血管病、内分泌性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治疗见解。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