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李东芳,女,出生,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人,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山西中医学院。年被评为“临汾市名老中医”,年被评为“山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对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肺病、肾病等内科杂病有深入的研究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治疗脉痹病案一例
初诊
唐某,女,68岁。
年09月24日初诊。
主诉:头晕乏力间作6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自行测量血压、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并行“支架手术”,术后仍觉头晕,乏力,为求助于中医诊疗来我处就诊。
现症:头晕、乏力、面色萎黄无华,纳差、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舌淡暗,舌尖有瘀点、苔白微腻,右脉沉细,左手脉几乎触及不到。
既往史:“风心病”43年,“高血压病”20年,“糖尿病”8年,“冠心病支架术后”6年,“胆囊炎”反复发作6年。双侧颈动脉斑块。
西医诊断:1.风心病2.高血压病3.糖尿病4.冠心病支架术后
中医诊断:脉痹
气血亏虚,痰瘀痹阻经脉
治则:补气养血,活血化痰,通脉开痹。
处方:
黄芪30g、丹参20g、山楂10g、水蛭3g、川芎10g、生地15g、白芍10g、当归10g、石菖蒲10g、远志10g、陈皮10、栀子10g、淡豆豉10g、枳壳10g、苍术10g、香附10g、焦建曲10g、鸡内金15g、甘草6g
5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诊
年09月29日二诊:患者药后头晕、乏力明显好转,睡眠改善,面色较前好转,血压血糖控制理想,腿软,舌淡苔白腻,舌质暗,舌尖有瘀点,右脉沉细,左脉伏。继上方去栀子、淡豆豉加川牛膝15g。7剂。
三诊
年10月08日三诊:患者睡眠明显好转,饮食转佳。现症饭后头晕头闷,下午腿乏,舌略淡红,苔白腻,瘀点明显变淡,舌苔白腻,右脉沉细,左脉仍伏。继续益气养血、散瘀化痰。
处方:黄芪30g、丹参20g、山楂10g、葛根15g、水蛭2g、天麻8g、半夏10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10g、牛膝15g、川芎10g、僵蚕10g、泽泻10g、代赭石20g、鸡内金15g。7剂。
四诊
年10月16日四诊:患者头晕减轻,乏力明显好转,纳可,舌淡苔白,右脉弦细,左脉可触及。效不更方,继给予上方间断调理2月余,头晕乏力消失,精神转佳,左侧脉伏转为沉细。
脉痹是以寸口或者趺阳脉伏,血压不对称,患肢疲乏、麻木或者疼痛,下肢可见间歇性跛行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该患者左手脉不可触及,属于中医的脉痹范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有多种慢性虚损性疾病,日久气血亏虚,脉道不得充盈,且久病多痰瘀,亦影响气血的流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致脉管不畅而成痹。其治疗当益气养血,活血化痰,通络开痹。因其病史较长,因此治疗时不可急功,要缓图,功到自然成,间断调理2月,血管充盈,气血流畅则脉自现。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