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心脏病可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后天性心脏病是因为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感染性心脏病、内分泌性心脏病、血液病性心脏病、营养代谢性心脏病等。
带您具体了解六种常见的心脏病,以及它们相对应的症状表现,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1、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发育期,由于心脏以及大血管本身的发育成长异常导致的功能障碍、解剖结构异常,还有胎儿出生后机体自身发育出现障碍所导致的心脏内通道闭合不正常。
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有:遗传、环境、妊娠期感染病毒。但现在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多数患儿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生长发育可以恢复正常。
2、冠心病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冠心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脏病的一种,其死亡率也最高。
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可随心脏的活动能力调整对心脏的供血,所以许多冠状动脉出现病变的患者,特别是女性,早期根本没有特殊症状,因而延误病情。
温馨提醒:一旦出现以下症状,需要提起高度重视:
(1)疼痛,特别是胸骨中上段后方的疼痛,就感觉像被人往胸口重重地打了一拳,疼痛可能逐渐加剧甚至让你喘不过气来。这种疼痛还能放射到上臂(特别是左上臂)、肩部、背部、脖子、下巴、牙齿或上腹部等部位。这种以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疼痛,就是心绞痛;
(2)上腹痛、恶心、呕吐、打嗝或烧心等容易和胃肠道疾病混淆的症状;
(3)频繁发作的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伴有头晕目眩、大汗淋漓等。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
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3、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所引起的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所造成的疾病。这类疾病常常会影响到整个心脏,比如心包、心肌等,严重的会波及心脏瓣膜,造成心脏瓣膜病变。
这种心脏病患者初期基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到后期会出现心慌、乏力、甚至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4、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的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这类心脏病好发于长期高血压患者,通常都是由于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当所导致。
这类病人往往会感觉到胸部憋闷不舒服,有隐隐的痛感,甚至乏力,气短。
5、肺心病
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动脉血管、支气管或肺组织产生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而引起的一类心脏病。这类病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一般以慢性比较多见。引起肺心病的常见原因有支气管的病变、肺部疾病,胸廓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等。
最主要的症状是患者自觉呼吸困难,而且长期的咳嗽,咳痰,活动运动后这些症状会加重。
6、心脏肿瘤
心脏肿瘤是指发生在心脏部位的肿瘤,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心脏肿瘤一般是由于心脏病变而继发的继发性心脏肿瘤或者是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过来而导致的心脏肿瘤。心脏肿瘤的症状比较多,特别容易和其他的心脏疾病混淆。据国外资料报道,良性肿瘤占到心脏肿瘤的3/4。只要平时注意定时进行常规体检,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并及时有效的治疗。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要是心脏出现了问题,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被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要正确对待身体发出的“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等,避免严重疾病发生。
往期推荐
“冻死人”并不是开玩笑,寒冷会引发心脏疾病
心跳有个「安全范围」!心脏专家划出3条不能跨过的“红线”
为何心脏有时候突然“痛”一下,是心脏病吗?今天一次性说明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