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田老师在脑卒中大会的眩晕与脑血管病论坛上做了“非结构性前庭疾病的分类和应对”的演讲。并且与赵性泉主任和戚晓昆主任一起接受了媒体访谈。
非结构性前庭疾病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在疾病分类方面缺乏应有的界定。随着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结构性疾病的研究取得了发展。即将在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ICD-11体现了这个领域进展所带来的新认识,对这类疾病的分类提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变化。
下面是非结构性前庭疾病的分类和应对这个讲题经过删减后的主要幻灯片。
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完全展开,尤其是比较广泛应用的“Resilience”模式。但会在5月19-20日:田军茹眩晕专题讲座(八):“眩晕疾病的心理机制与心理治疗”中进行全面系统性讲解。
-05-19:13:00-17:00
非结构性眩晕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时间
5月19日13:00-14:50
内容
1.非结构性眩晕疾病的历史与发展
2.非结构性眩晕疾病面对的挑战
3.非结构性眩晕疾病的分类
4.常见非结构性眩晕疾病的诊断标准
5.案例讨论
注释:
1.功能性和精神性疾病的发展
2.功能性和精神性疾病的界定和区别
3.I·CD-11相关内容()
非结构性眩晕疾病的诊断和应对
时间
5月19日15:20-17:00
内容
1.非结构性眩晕疾病的诊断基本框架
2.功能性和精神性眩晕疾病的诊断思维方法
3.临床评估的具体方法
4.双向问题讨论
注释:
1.改变传统诊断思维方法
2.掌握具体评估方法
-05-20:8:00-12:00
眩晕疾病的认知-情绪-行为反应
时间
5月20日8:00-9:50
内容
1.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定义
2.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表现
3.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识别
4.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基础和机制
5.ABC理论和条件反射
6.案例讨论
注释:
1.应对认知-情绪-行为反应是眩晕疾病心理治疗的关键
2.识别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重要性
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应对方法
时间
5月20日10:20-12:00
内容
1.心理学发展历史
2.心理治疗理念流派
3.常见治疗方法分类
4.应对的综合模式
5.案例分析
注释:
1.了解发展历史认识心理治疗综合模式的基础
2.掌握重要心理治疗方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