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冬交替的季节,日夜温差较大,各类传染疾病如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疱疹性咽颊炎等进入高发期。青少年儿童是易感人群,学校(幼儿园)作为人口密集的聚集性场所,为确保每一位孩子的身体健康,西湖校医希望各位家长支持和积极配合学校(幼儿园)共同有效防控秋冬季传染病。
NO.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呼吸道传染病人在家或外出时应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染他人。
NO.2
增强个人抵抗力
教育孩子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教育孩子加强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NO.3
居室开窗通风,
预防呼吸道疾病
非雾霾天居室每天要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传染病高发期间,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NO.4
及时接种疫苗,
预防各类传染病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和减轻发病的症状,推荐每年9-11月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
NO.5
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如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肌肉酸痛、流鼻涕、水泡、皮疹、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的,要医院诊治。发热的孩子,待体温恢复正常后48小时方可来校复课;有恶心、呕吐症状的孩子,待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返校;医院确诊为水痘、手足口病、猩红热等传染性疾病,需待隔离期过,至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开复课证明,到学校卫生室查验后方可进入班级上课。
NO.6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报告,早隔离”
孩子因有事、有病不能来校,请及时向班主任请假说明,以便学校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下面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特点:
流感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其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流感的症状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
流感的治疗
一般患者出现症状后,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治疗重点是缓解如发烧、咳嗽等症状,应密切患者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严重倾向,应及时就诊。
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流感后更容易导致重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视频了解流感的应对及预防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身上,是幼儿园中发病率最高的儿童传染病之一。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类似感冒,有发热(38-39℃)、咳嗽、食欲不振等,当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出现皮疹,可初步判定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治疗
绝大多数手足口病可以自愈,症状较轻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但少数情况下,手足口病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识别重型病例
1.判断是否是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一般是由EV71感染引起的,如果是CVA16感染则不需要过于担心。
2.观察重症的临床征象。目前公认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在4岁以下,高热超过3天,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惊厥和肌阵挛、高血糖,符合这些条件的需要密切观察。
视频了解手足口病的应对及预防
视频来源: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诺如病毒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96小时。诺如病毒的症状
诺如病毒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有些感染者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诺如病毒以肠道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感染的原因主要有: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饮料;
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冰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3、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
4、病毒可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弥散,造成聚集性的疫情爆发。
视频了解诺如病毒的应对及预防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正确认识疾病才能有效地预防,
为了孩子的健康,
让我们一起努力!
责任编辑:毛亚冲白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