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药中,有两种以沉香为主药的药物,分别是八味沉香丸和三十五味沉香丸。很多人认为,这两种药都冠以“沉香”之名,其功效应该都差不多,因而常常混淆使用。还有人觉得“味数”越多,疗效应该越显著,八味沉香丸一定比不上三十五味沉香丸。
其实,这两种想法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两种沉香丸组方不同,虽然都以治疗心肺疾病为主,但各有自己的强项,并不能相互混用,也并不是“味数”越多,疗效就越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种药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八味沉香丸——心脏病必备
八味沉香丸成方于公元8世纪,始载于藏医古典巨著《四部医典》中。以沉香、肉豆蔻、广枣、木棉花、木香等8味药为主,其中,沉香养心安神、通脉降气,广枣养心、安神,木棉花强心。心得以养,则心气充足、血脉充盈。因此,八味沉香丸可用于心慌气短、心神不宁等。加上木香具行气、止痛之功效,故其又可用于气滞血淤,配合木棉花还能增强止痛(心绞痛)效果。
经一千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八味沉香丸可补益调气,对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均有显著疗效,是藏医治疗心脏疾病的必备药物之一。可用于以下几种心脏疾病。
◇冠心病:包括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八味沉香丸有清心养心、强心通脉、宽中行气、止痛等作用,治疗心脏疾病见效快,疗效明显。常单独使用或配伍七十味珍珠丸等使用。八味沉香丸有预防心脏病的作用,对心脏病后期的康复调养同样具有理想效果。
◇心力衰竭: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都可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而发生心衰。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心律失常:指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的异常,包括早搏、心房(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等。
三十五味沉香丸——肺心病患者的福音
三十五味沉香丸由沉香、檀香、小孚虎、耳草、麝香、诃子、红花、野牛心血等35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瘟泄热、宽胸益脾、祛风通痹、活血化淤、扩张脑血管、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对肺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引起的胸部胀闷、呼吸困难、心悸、心慌、意识不清、失眠、头晕、口干舌燥,以及对风湿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均有显著疗效。
◇肺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在藏医学中属“肺热症”者,服用三十五味沉香丸可解除肺的微循环障碍,可防治肺心病引起的心衰。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三十五味沉香丸是藏医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剂之一。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有显著作用。
◇风湿性心脏病:三十五味沉香丸可祛风、利痹,对风心病有显著治疗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