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俗称:这个“风”字与大自然的风是一样的道理,有小风、大风、龙卷风。特点是“善行数变,变化多端”。人一但中风,他的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突然仆倒或不仆倒,口眼歪斜或不歪斜,半身不遂或无明显证状,不省人事或有轻微不适,大小便失禁或无此证,致残率高,死亡率也高,处理的方法和时间与患者的康复效果直关重要。中风病魔称为当今世界老年人的二号杀手,越来越年青化,我治过的患者分别有二十六岁、二十八岁、三十六岁,四十二岁致七十八岁的较为常见,医学院去年收到一个十七岁的。
古人曰:“呼五脏之疾,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之,未得其术”,又曰:“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治不好病的医生”。这是古训,勉励我们为人类的健康,要努力学习,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笔者治疗中风病,法遵仲景,博采后世医家之长,四十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五套治疗方案和技术,任选一套都可以帮助患中风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第一套:纯中药汤剂法;第二套特别推拿(不用刻意去背穴位)经验法;第三套:营养神经法;第四套:食盐蒸气法;第五套:神经源强行起动法。其中任选一套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帮助中风患者康复,若遇特别严重的夾杂其它病时可选一套或二套三套联合使用,康复时间和程度更为快捷速效。临床上疗效尚属满意。
案例分享:
余某某,男,58岁,家住正安县和溪镇,年12月26日,因“突发左侧肢体乏,言语不清三小时”于年12月26曰查体,丅36.5℃R20次/分p69次/分Bp/90mmHg,CT1,双侧基底区梗死,2,原发性高血压,3,肝功能受损。左侧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一级,西医诊断:脑梗死。中医辨证:望:神智时有模糊,闻:气息声粗糙,问:言语不清,答非所问,切:脉大中空无力,软。诊属劳倦过度,肾元久亏,肝失滋荣,气虚失运,家属代诉:昨晚感觉左脚麻木,待睡醒时身体不能转动,嘴向一侧歪斜,舌短,语蹇,气短,半身不遂,综上所述,中医诊断:风中经络,脱症范畴,宜拟补阳还五汤加减化裁:
一診处方:黄芪g当归30g川芎30g赤芍30g挑仁10g红花10g地龙15g白芥子10g天南星(洗)15g白附子10g天麻10g僵蚕10g土元10g桂枝15g炙甘草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
三剂一曰一剂水煎服
中风的致命因素大多为劳倦内伤,体弱气衰,肾元久亏,肝失滋荣,气虚失运,气滞血凝。
治疗大法:大运气血,益气固肾,祛病化痰,多兼虫类收剔经络。
处方:多选大剂补阳还五汤加减化裁;其它可根据四诊合参选用天麻钩藤饮或更多的有效方剂,少数民族的一些特色方剂,总之:本着一方治多病,多方治一病的原则去选择适合你面临的患者的需求去做。
二診时状况:药进三剂,上肢手能抬,由0级转二级,下肢能抬15度以上,来回收伸自如,言语清楚,舌苔黄,纳可。治疗急时,幸得风邪未深入,仅中于脉络,发为中络症,宜拟散风活络,清热熄风方化裁为治。
一診时的状况,左侧下肢肌力1级,上肢肌力0级。
二診时处方:
荆芥10g防风10g白僵蚕15g白芷15g白芥子10g白附子15g全虫6g蜈蚣(大)2条红花10g炙甲珠6(研)g钩藤30g炒黄芩15g全瓜蒌30菊花10g
三剂一日一剂,水煎服
三診时的状况:上肢肌力四级,下肢肌力四级,能稳着床拦杆自行走动,苔薄白,脉沉略迟,纳增,精神转佳。
三診处方:黄芪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0g地龙15g制附片15g干姜15g炙甘草30g枸杞15g菟丝子15g补骨脂15g仙灵脾15g红参15g炒麦芽60g茯苓30g白术30g熟地30g生姜10片,大枣12枚
三剂一日一剂水煎服
四診时,上肢肌力4级+,下肢肌力5级。脉平,精神极佳,行走自然,一切康复如初。
五診时一切康复正常出院带四診方三副回家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期间,一直都参加劳动。
案例分析:中风病的特点,起病急,变化快,抓住时间机遇,掌握致病因素多为劳倦内伤,肾元亏虚,气滞血凝。方以补阳还五汤大剂大运气血,活血化瘀,芥子、南星之类化痰,虫类收剔经络,甲珠软坚破结,四君子匡扶正气,四逆汤回阳救逆,肾四味补肾强筋壮骨,方药对症,效如捊鼓。
张堂江,男,汉族,67岁。从事中医事业40余年,自学成才,中途曾拜过五位名老中医为师,在老师们的教导下于年以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中医开业执照。现就职于医院二门诊室。国医网健康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难治病研究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特色医疗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擅长用纯中药治疗脑出血后遗症、脑梗死、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及不孕不育症和皮肤病。
张堂江广义经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