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风心病 > 鉴别诊断 > 学科发展突发剧烈腹痛,警惕ldqu

学科发展突发剧烈腹痛,警惕ldqu

发布时间:2022-8-13 19:00:30   点击数:

▲介入科团队正在进行手术

6月13日,介入科联合心血管内一科成功为一例急性腹痛患者实施了华容县首例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成形并支架置入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66岁的陈嗲嗲,因“活动后气促、胸闷2年余”入院,初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全心扩大、阵发性房颤(PCI术后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住院期间陈嗲嗲突发腹痛,完善CTA(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后提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情一度陷入危急状态。

▲术前术后对比图

经过我院重症医学科和心血管内一科的积极联合治疗后,患者情况稍有好转,但仍存在阵发性腹痛、腹泻不适,无法正常进食,随时可能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命。在经过了多学科联合会诊之后,陈嗲嗲的治疗团队决定为陈嗲嗲实施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成形并支架置入术。

经过2个小时紧张的手术,手术团队顺利为陈嗲嗲开通了肠系膜上动脉,术后腹痛明显好转,陈嗲嗲身体也逐渐开始恢复。

?

//

症状体征

本病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40~60岁之间多发,多数病人有可形成动脉栓子的心脏病史,如心肌梗死后形成心肌室壁瘤、房性心律失常、风湿性瓣膜疾病、主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15%~20%的病人过去有其他动脉栓塞的病史。

肠系膜上动脉可以说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脏血管,因为我们体内全部小肠和一半的结肠都是靠这根血管来供血的,一旦堵塞,会导致剧烈的腹痛症状和广泛的肠坏死。

作为外科急腹症的一种,也是血管外科的急危重症之一,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可高达60%。

肠系膜动脉栓塞患者急性发病超过6小时,即可发生不可逆的肠坏死,所以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决定该疾病预后的关键。

该疾病早期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症征不符,即上腹部或脐周剧烈的疼痛症状和较轻的腹部体征不相符。

患者除了腹痛往往还合并有呕吐、腹泻、肠鸣音减弱等症状,故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另有少部分患者腹痛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该疾病临床误诊率很高。

辅助检查:

X线、彩超、CTA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的鉴别和诊断,尤其以CTA检查准确性较高。

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是经皮选择性血管造影.

治疗方面:

病情较轻的患者:选择抗凝、溶栓、扩血管等药物保守治疗,这其中尤以抗凝治疗最重要,保守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变化,一旦考虑有肠坏死发生,需立即急诊手术。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置管溶栓、支架植入等介入技术成为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身体状况较差、难以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

症状较重的患者或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肠坏死迹象的患者需要采取及时的开放手术治疗,避免因肠坏死引起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手术方法包括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坏死肠管切除等。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为什么房颤患者容易患这种疾病,

还有哪些人容易发病呢?

房颤患者由于心腔内容易形成附壁的血栓,且容易脱落,脱落后随血流至肠系膜上动脉就会堵塞血管而发病。

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梗等疾病的患者由于心腔内同样容易形成附壁血栓,此类人群也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高发人群。

还有一部分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患者是由于动脉硬化所致,血管狭窄继发血栓或硬化斑块脱落所致。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后果严重,所以防重于治,如何避免发病是最为重要的,对于高危患者一定要做好房颤、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原发疾病治疗和控制,要规律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避免使心腔内形成血栓。

温馨提示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死亡率高、

误诊率高,

一旦发病,

一定要及时就诊。

医院介入科将一如既往,力争用最优的技术,最温暖的关怀,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图文:介入科冯军

编辑:院办姚智慧

校对:院办张贝

审核:院办徐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hlzjiaju.com/fxbzhd/862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