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心力衰竭)是心功能极度减弱,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需要。心力衰竭不是一种独立的心脏疾病,而是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及高血压病等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其中冠心病越来越成为心力衰竭的首要病因。
心衰表现1咳嗽气喘需谨慎心力衰竭的危害极大。据统计,由于心衰加重,3年内约有一半病人反复住院,2年内死亡率可达30%,6年内死亡率可达70%,与恶性肿瘤相仿。为此,我院综合院区心内科副主任王正华表示,中老年人要警惕心衰,如果患上了心衰,千万大意不得。心衰的表现王医生介绍,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贫血、溶血、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心衰分为右心衰竭和左心衰竭。按照医学上的说法,右心衰竭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气短、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全身浮肿,下垂部位明显。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有干咳、肺部罗音及哮鸣音,心律快而弱,脉搏细弱甚至摸不到。
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衰有哪些早期表现?王医生说,几乎每一个人进入老年后,都会丧失一些泵血功能,然而心力衰竭病人则丧失更多。老年人心衰的早期表现和症状有:
1、体力下降。经常感觉非常疲乏,全身懒散,不愿活动,经过休息仍不能缓解,患者还常伴有食欲减退、睡眠不实、常被恶梦惊醒等症状。睡眠时突然呼吸困难,坐起时又有好转。
2、全身浮肿。患者尿量减少,出现浮肿,一般先从足踝部开始肿起,由下而上逐渐波及全身,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紫绀,但发作后,又马上恢复正常。在浮肿发生前可因脏器间隙积液出现体重增加。
3、心悸胸闷。患者常感到心中不适,胸口憋闷,心跳不规律,脉搏增快,上楼或稍微活动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劳动或上楼梯时,发生呼吸困难。没患感冒却咳嗽、痰多、心慌、憋气;重则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
4、咳嗽气喘。特别是睡眠时出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必须坐起或垫高枕头才能慢慢平息。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发展为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有窒息感,患者吐泡沫样痰或粉红色痰,情况则更加危险。
2饮食控制盐很重要
食疗防治心衰在预防治疗心衰中,食疗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首先,要限制钠、水摄入,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水肿。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减低,在采取低钠饮食的同时,必须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其次,要注意钾的摄入,钾平衡失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因此,对于心衰病人的治疗和预防来说应鼓励其多摄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和水果,例如香蕉、橘子、枣、番木瓜等。必要时应补钾治疗。
除此之外,心衰病人的热量和蛋白质不宜过高,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因易于消化,在胃中停留时间短,排空快,可减少心脏受胃膨胀的压迫,因此可以当成主食的首选。
对于肥胖者来说,应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因脂肪产热能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胃饱胀不适;过多的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并可能包绕心脏、压迫心肌;或腹部脂肪过多使横膈上升,压迫心脏感到闷胀不适。
王医生提醒,在平时的饮食中,补充维生素很重要,要注意富含多种维生素,如鲜嫩蔬菜、绿叶菜汁、山楂、鲜枣、草莓、香蕉、橘子等,必要时应口服补充维生素B和C等。维生素B1缺乏可招致脚气性心脏病,并诱发高排血量型的充血性心衰竭。叶酸缺乏可引起心脏增大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当然,以上食疗对策对于未患上心衰的人们来说同样适用,这样做可以降低心衰的发病几率。
3运动切忌过多过猛
预防感冒+适量运动是预防心衰加重的关键中老年人要防治心衰,王医生表示要注意预防感冒和适量运动。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人们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若发生呼吸道感染,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中老年人要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中老年人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还要及时治疗各种心脏病的原发疾病:如脚气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风湿病、动脉硬化等。有提示心衰的各种心脏疾病症状积极就医,这些典型症状为乏力、纳差、厌油、心悸、胸痛、胸闷、气促、眩晕、晕厥等,一旦发病,应积极抢救,及时治疗。
(图片来自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