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是患者朋友们特别忌讳的字眼,然而精神心理疾病又和其他躯体性疾病有所不同,其治疗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
一旦病情复发,患者又需要再一次面临精神折磨的痛苦,甚至给家庭再度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预防精神疾病复发,对患者及家庭都显得尤为重要。
门诊接诊的患者中不乏有一些“二进宫”“三进宫”的案例,由于精神疾病的诱发因素复杂繁多,会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每次疾病的复发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也给以后的“治愈”带来很多困难,这些都是让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十分苦恼的事情。
精神心理疾病
为何会复发?
一
周围环境的变化
部分患者好转后生活作息不规律、交际饮酒、过度兴奋、肆意挥霍等;会导致睡眠形态紊乱、抵抗力下降,甚至影响药效,这都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再次出现。当患者再一次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挫折时再次被击垮。
二
自知力不足和家属监管不到位
由于每个人的自知力不同,医嘱当中会严格的要求监护人的监管;然而精神疾病也需要规律的作息、良好生活习惯和坚持服药才能最好的控制、康复;部分患者对药物排斥,生活自理能力差,若没有家属的监管,疾病复发就成为必然的事情。
三
盲目的控制及治疗方式
大多数患者盲目的选择抗精神病药以及镇静催眠药,基本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反而出现诸多副作用,出现头晕、疲倦、浑身无力、流口水、口渴、便秘等不良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这是大多数患者会选择随意减停药物,这也会导致疾病复发甚至加重。
四
对治愈的错误认知
大多数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是不足的,总觉得吃了一段时间药症状控制住了,自己就已经完全康复了,就无需再服药了,这种想法是错的。
精神心理疾病
复发有什么征兆?
患者的症状复发或变化的早期会有一些表现,这时就应该引起注意,提高警惕:
1、患者变得比平时烦躁、焦虑、好发脾气。
2、患者述说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
3、睡眠习惯改变:入睡困难,早醒或失眠等。
4、精神容易紧张、不安,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5、患者变得孤僻,不愿与家人或朋友来往,常独处一室。敏感多疑或重提过去病中说过的事情。
6、偶尔表现自语、自笑或出现短暂的错觉。
7、不承认有病,不愿坚持门诊随访和服药。
精神心理疾病
如何防止疾病复发
01
严格遵医嘱服药
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会对康复期患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出院指导,要严格的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即便是减药、停药也要咨询医生后再执行。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
出院之后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不能喝酒,良好的睡眠不但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有好处,还可以防止疾病的复发。
03
多和家人、医生沟通
面对重大生活事件自己难以应对时要多和家人和医生沟通,适当的排解负面情绪,同时学会怎样去应对。
04
给予适当的监督和督促
对于自知力较差的患者,家属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和服药情况,必要时给予监督和督促,确保患者出院后治疗的持续进行,这样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复发,还能节约治疗成本。
精神心理疾病
家属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1、可安排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散步,听音乐,聊天,做些家务等),检查患者的每周功课表。
2、家属应熟读复发早期出现的症状及针对患者复发所采取的措施,并将这些内容写在纸上,放在随手可拿的地方或身边,以便发生情况时应对自如。
3、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时所出现的各种行为,复诊时交给主治医生,以便医生能够更清楚了解患者的病情。
4、即使当患者确认病情复发时,家属首先不要气馁,应调整好心态,配合医生帮助患者接受复发治疗。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同普小贴士
我院已开通及服务,疾病初诊以及很多疑问您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免费咨询、预约、挂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