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诀--开篇
本篇文章即将献给那些在心灵痛苦泥潭中挣扎的,以及对心理学十分感兴趣的人们。
人体中最脆弱的器官不是心脏、不是眼珠,而是心灵。心灵就像是玻璃,仅仅一句嘲讽,就可将之瞬间“击碎”,让我们“流血”——感受到愤怒、委屈、无助、痛苦、自责、忧伤和焦虑。
为什么我们会害羞?为什么又会经常不自信?为什么在你的脑中有时会浮现出不切实际的,或者让你自己都感到脸红、无地自容,甚至宁愿死去也不愿意去实现的念头?
为什么有人会在明知不合理的情况下脑中却重复出现某一个观念或“强迫自己”重复作出某一动作、以及某一行为呢?(这被称为强迫症)
为什么一个对别人来说是可爱的、无害的、可以从容面对的事物,而当有人面对他时却总是经常表现出浮躁不安、胆战心惊、焦虑恐惧、甚至被吓得彻夜难眠呢?(这被称为恐惧症)
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中一直生活在抑郁状态中?为什么你会时常感到郁闷和觉得生无乐趣呢?为什么有人会经常出现神经紧张、心跳加速、冒虚汗等等心身症状?
如何改变你的想法?如何让自己更健康和快乐地生活起来?如何将自己从心灵痛苦的泥潭中解救出来?到底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到底说了些什么?到底心理学有多么神奇和神秘?到底什么是潜意识?潜意识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思想和行为的?如何给自己输入一个健康的潜意识?如何进入到他人的潜意识中与之对话?如何在他人的潜意识中植入一个暗示?如何激发出自己强大的潜意识力量?
本文将以近一百年以来世界心理科学已经发展成熟的理论为基础,将以上问题细致地切出来。本文章的意义在于:
1.给不幸染上心理疾病者一个切实有效的解除心理痛苦的方法。
2.让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通过本篇文章,从实用角度,对心理科学有一个概括性的和十分清晰的认识。
3.让任何读过本篇文章者,就如同接种上了预防“心理疾病的疫苗”。可以让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避免染上诸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等心理方面的问题。让人们更快乐地生活下去。
下一节,我们要先了解一个重要概念:知道不等于理解。
结缘书籍的方式:
高月明老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