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风心病 > 风心病诊断 > 跟师笔记宝贵我跟贺普仁学针灸

跟师笔记宝贵我跟贺普仁学针灸

发布时间:2018-10-3 18:09:24   点击数:

跟师笔记

(中)

作者:程海英

.1.14

大家都知道针灸能够治疗牙疼,但是对辨证论治理解不够,一般牙疼属内热者较多见,故常采用清法,然而临床上并非都有效,究其原因在于辨证不清,对于虚火牙疼治疗就应为滋阴泻火、疏通气血,贺老常选用太溪配合行间。贺老认为齿为骨之余,由髓所生,而肾主骨生髓,肾虚髓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虚火上炎而致牙疼,故取太溪以滋补肾水,取肝经荥穴行间以平肝,行间属火,具有清泻肝火之功,两穴相配既滋肾水又泻肝火,肾水足肝火平则气血调而牙疼自止。

.1.21

针对某一主要症状取穴称之为随症选穴,关于随症选穴我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来选取穴位,既要考虑病所与经络的联系,又要根据经络、脏腑的理论酌情选用治疗病因的穴位,此时的选穴就要注重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相结合。二是根据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来选取穴位。当然前提仍然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实际上中医学史上,特别是针灸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对症取穴大多见于特定穴中,其中五输穴最为突出,从贺老的治疗中可以看出,相当多的穴位属于特定穴的范畴,因此深入细致地研究特定穴的应用对提高针灸疗效是非常有意义的。

.1.26

辨证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辨明其内在联系和各种病、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求得对疾病本质及其证候实质的认识,达到对疾病认识的“多样性统一”。这样,认识的终点已不再是症状、体征杂乱的总和,而是一个有条理地综合起来的认识。另外,证与病反映了共性和个性的辨证关系,对病来说,同病异证时,病是共性,证是个性;对证来说,同证异病时,证是共性,病是个性。因此诊断疾病与辨别证候相结合,将有利于阐明疾病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更深刻地认识疾病的本质。

.1.30

青光眼中医学称之为“五风内障”,认为发病与七情有关,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失明的危险。贺老治疗本病采用平肝泻火、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之法,选用四神聪、曲池、合谷、太冲。四神聪清泻肝火而止痛,曲池行气活血,泻四关具有平肝息风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之功。贺老在临床中发现曲池穴有一定的降眼压作用,但对于眼压过高者应以综合治疗为主,以免延误病情。

.2.3

落枕常见病因为风寒侵袭,阻滞经脉,局部经气不利而发病,或因睡眠姿势不当,局部气血失于调和而发病,对于以上两种情况贺老在选穴上有所不同。前者取听宫,因为该穴手太阳经穴,又为手足少阳与手太阳交会穴,“太阳主开”,凡外邪侵袭经络阻滞均可从太阳经治;后者取绝骨,该穴为足少阳经穴,又为髓会穴,对于因局部气血失和而致疼痛效果较好。

.2.8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主要原因为年老气血渐衰不能濡养筋骨,功能退化的一种表现,这时因正气不足,腠理空疏,卫外不固,往往风寒乘虚而入,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贺老临证治疗以扶阳益气、温通经络为大法,给予局部火针点刺,疗效满意。

.2.15

临床辨病辨证和治疗选穴关系十分密切,正确治疗的前提,在于对病情的准确判断。清·汪宏在《望诊遵经》中说:“将欲治之,必先诊之,非诊无以知疾病,非诊无以知其治也……因端可以竟委,溯流可以穷源,是故寒热补泻之法,因诊而定;标本先后之理,因诊而分;七方十剂,八法九针,莫不因诊而决用舍焉。”汪宏所说的诊,实质上是指的中医独特的辨病辨证理论。正确有效的治疗取决于正确的辨证,正确的辨证取决于对病证脉因的周密分析和判断,没有正确的辨病辨证,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治疗,故它们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2.22

肘尖穴为经外奇穴,在肘部锐骨处,即尺骨鹰嘴的尖端,贺老在治疗瘰疬时基本为必取之穴,对于这个穴贺老认为是治疗疮疡之验穴,除了可用于瘰疬以外,其他像疔疮、肠痈、痈疽等均可采用。正如《千金方》云:“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瘥。”

.2.27

贺老非常强调用穴在精不在多,只有明辨腧穴的功能才能少而精地选配穴位。腧穴配伍与汤方组成同样应该是严谨的,穴有各自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药物的组合成为汤方剂型,腧穴的配伍同样成为精当的处方。因此在临床用穴中必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腧穴特性和临床实践来进行。

.3.4

刘某,女性,经前失眠二十年,每于月经来潮前出现失眠,伴性情急躁,有时出现阵发性口苦,面部长痤疮,曾用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平素月经量多,无痛经,伴有血块,余尚好。

既往曾患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偏低。妇女有自己的生理特点,如《灵枢·五音五味》篇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因此常处于阴血亏损状态,每逢经血来潮之时,全身阴血更加不足,脏腑失于濡养,心血亏虚,心神失养故而失眠,气机不调故性情急躁,肝胆失和故口苦。

诊为经前紧张综合征。立法:养心安神。取穴:百会、上星、本神、神门、内关、三阴交、隐白。患者针后一般情况好,夜寐安和,月经基本正常。因自诉近来胃脘部有胀感,故针刺选用内关、神门、三阴交、关元、中极。以后睡眠有所改善,但后半夜多梦,自觉面部阵发性发热、发痒。又取内关、神门、三阴交、四神聪、曲池、合谷、下关、地仓、迎香。治疗后诸症皆消,一般情况好,疗效明显,临床治愈。

.3.11

一男性患者梁某无明显诱因阵发性肢体抽搐七八年,伴神志不清,口吐涎沫,医院就诊,做脑CT、脑电图,均显示为癫痫,给予对症治疗。口服卡马西平、癫痫安,用药后症状略有好转,但减药或停药时症状反复。每于劳累疲倦及情绪波动时发作频繁。平素纳食不甘,夜寐不安,性情急躁,考虑患者发病与情志、劳累有关,属肝风挟痰上扰,清窍被蒙所致。患者患病已七八年,为禀赋不足神气未充而为。纳食不甘为脾胃失调痰湿内阻所致,夜寐不安为心血不宁所致,故诊为癫痫,拟安神定志、养心通络之法,取穴:四神聪、大椎(向下平刺)、腰奇(向上平刺)。针刺一周后癫痫发作一次,继续治疗后癫痫未再发作,经过2个多月的治疗病情有明显好转,目前大约1个月发作一次,共治疗3个月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3.16

中医对疾病的诊断与辨证,是从整体出发,将病、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在临床上,既要对疾病做出确切的诊断,又要辨明疾病所表现的证候性质,才能进行论治。临床上对于疾病名称的确定,有利于诊断和治疗,有助于理论上的深化。在疾病的基础上辨证,是对疾病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深化的过程。一般来讲只要确定了疾病的名称和证型,那么证总是受病的制约,证从属于病,病名下属证名。当疾病确定之后,辨证就是临床观察其病变发展的主要依据,这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过程是以诊病辨病为基础,以辨证为主导的。

.3.20

内关治疗心脏疾患已是众所周知了,而膻中穴在治疗心脏疾患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穴位居胸部,为任脉穴,又为气会穴,故膻中具有调畅气机之功,心脏疾患特别是心绞痛常因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而致,故针刺膻中穴可调畅气机,气行则瘀血自通,疼痛自消。贺老常用内关、膻中、然谷配合治疗心脏疾患。

.3.25

乳痈的治疗贯穿了贺老的三通法,用毫针之微通达通调经络之功;用火针之温通治疗溃后久不收口,可达消瘀排脓,促进生肌敛疮之功;用放血之强通可达清热消炎、化瘀通乳之功。

.4.1

一老年女性吐黏液、口中不爽30年,起因为30年前生气后出现口吐白色黏液,吐出后自感舒服,若吐不出来自感浑身不适,且伴有呃逆、困倦。

患者每于发作时有先兆,头皮疼痛,胸部胀闷,且感觉有气往上冲,胃中有堵闷感,口服中药后黏液吐出,伴随症状即逐渐消失。但此症状经常反复,多年来治疗效果不佳。平素进食尚好,夜寐安和,有时做梦。近来心前区及肩胛骨疼痛,伴有颧红及太阳穴跳痛。既往患高血压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房颤多年,患糖尿病四五年,尿糖(++)。舌质暗边有齿痕苔黄厚,脉弦滑结代。频发早博。

贺老认为患者疾病起于情志,生气后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司,肝木克脾土,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于内形成唾液。胃气上逆故呃逆,痰湿阻于胸中故胀满发闷,气血瘀滞胸阳不振故伴疼痛。

应用调畅气机、和胃祛湿之法,取承浆、内关(长针平刺)、中脘、照海。治疗2周后症状有所减轻,口吐涎沫明显好转,治疗两个半月患者吐涎沫、口中不爽基本治愈。

.4.8

跟从贺老学习约一年了,我体会大凡临床疗效好的医家都是灵活地运用腧穴,合理配穴,而不是受某穴治某病的局限而墨守成方,呆板地配穴。虽然前人对于腧穴的功能及临床应用积累了很多宝贵丰富的经验,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研究腧穴的功能,不掌握腧穴的特性,只是机械地照搬,死记某穴治某病,某病取某几个穴,孤立地认识疾病,就会使我们在临床上受到限制。特别是遇到复杂疑难病症往往会束手无策,即便是治疗也是取穴不清,治疗不明,病轻不知何因,病重不知何故。

.4.15

放血疗法的作用很多,适应证也很广,贺老在治疗皮肤病时几乎都要运用本法。一般说相当多的皮肤病都有瘙痒的感觉,而贺老运用本法恰恰是发挥了火针的止痒作用。贺老讲到痒之一证古人认为是有风气存于血脉中的表现,古人历来就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放血就是理血调气,血脉流通则风气无所存留,而达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4.22

火针疗法创立于《黄帝内经》时期,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运用已经作为一种常用方法被针灸医师所采纳,收到良好的疗效,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火针若运用不当同样会出现不良后果,著名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较早的对火针的禁忌和误治后的处理作了详细的论述,共计16条,这些对于从事针灸的同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29

在很多情况下,单纯辨别是何病还不能给以整体性的确切论治,例如:确诊为“头痛”,从辨证的角度来看,还要辨明这个“头痛”所反映的是什么证?如辨证为风寒头痛则宜祛风散寒;如辨证为血瘀头痛则宜活血化瘀等,在针灸治病中还需根据头痛部位的不同进行辨经分析,看看究竟是属于阳明头痛还是属于少阳头痛等,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对每一个患者的诊断,都包含着对疾病的辨别和证候的鉴别两个方面,二者含义不同却密切相关。

相关阅读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跟诊贺普仁笔记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选自《国医传承与感悟》,程海英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购买途径

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站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寻常性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hlzjiaju.com/fxbzdua/388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