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风心病 > 风心病病因 >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肺心病风心病经验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肺心病风心病经验

发布时间:2021-12-28 16:04:09   点击数: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1031/6309.html

葶苈大枣泻肺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葶苈子、大枣组成,功效泻肺行水、下气平喘,为泻肺的峻剂。主治痰涎壅盛、咳喘胸满、肺实气闭的实证。石曾淑教授临床善用该剂,随配伍药物不同,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将其治疗肺心病和风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配生脉散、防己黄芪汤治疗肺心病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属本虚标实证,病因为久病肺虚为主,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在病程中且可形成痰、饮、瘀等病理产物,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病证。《丹溪心法·咳嗽》篇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葶苈子祛痰平喘宣肺气,解胸闷,行胸腹积水、小便不利。内含强心甙物质,可以强心利尿,解除肺瘀血。故《金匮要略》说:又治咳逆上气,胸部胀满,喘鸣塞迫,一身面目浮肿,亦是取其泻肺利水之功。合党参、黄芪、丹参、防己等补肺健脾,活血通脉,因“血不利则为水”,血瘀为肺心病的本质之一。同时针对寒痰、热痰分别给予温化寒痰和清化热痰药物。

案例介绍

患者男,68岁,咳喘反复发作病史12年,再发3d。于年3月4日诊。3d前因浴后受凉,即感身热、畏寒,咳喘发作,自服中西成药,未能奏效。刻下症见:咳逆喘息,胸满气粗,不能平卧,痰黄白相兼,质粘有沫难咯,心悸腹胀,动则喘甚,双下肢浮肿,舌质暗紫,苔黄腻,脉细滑数。

辨证:心肺气虚,痰瘀水饮错杂为患。治法:泻肺平喘,活血化痰,补肺益气。

处方:葶苈子24g,大枣12g,党参30g,黄芪24g,丹参24g,防己20g,桑白皮15g,黄芩15g,鱼腥草30g,浙贝母12g,当归15g,茯苓24g。水煎服,日1剂。服5剂后,咳逆喘息减轻,痰白质粘,尚能平卧,心慌渐平,水肿渐消,舌暗红,苔薄黄中有剥脱,脉细滑。上方加麦冬12g、五味子10g以生津敛肺,再进5剂,咳喘渐平,痰白量少,可平卧入睡。上方去鱼腥草、黄芩、桑白皮,黄芪量增至30g,葶苈子量减至12g,加参蛤散3g(每服1.5g),以补肺纳气归元,续服5剂,诸症缓解。为巩固疗效,处以:人参10g,藏红花10g,蛤蚧一对,川贝母10g,桃仁、杏仁各10g,仙茅10g,淫羊藿10g,研细末每服1g,日2次。服完后精神体力倍增,诸症悉除,随访年余未复发。

配苓桂术甘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多种疾病的范畴。临床证见动则心慌、气喘或卧床不起,胸闷、乏力或有咳嗽、咯痰,或肢体浮肿,尿少,口唇发绀,纳呆,舌质淡暗,苔白滑,脉细涩或结代。病机以虚、瘀、水为特点。一方面久病耗气,气虚症状明显,而气虚运血无力,进一步加重血瘀。“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内阻日久,营津不行凝结为痰,外渗为饮。唐容川即谓:“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另一方面痰饮、水浊停聚,进一步壅塞气机,血脉不畅更加重瘀血,造成恶性循环。葶苈子泻肺利水,化痰消肿,苓桂术甘汤健脾温阳,温化痰饮;佐党参、黄芪、丹参、当归等益气活血,三者合用,标本兼治,使气复水消瘀化,则诸证缓解,疾病向愈。

案例介绍

患者女,42岁,年4月3日诊。风心病史10年,反复发作心慌、气喘,双下肢浮肿。心脏B超示: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变,未系统治疗。2个月前因外感劳累,上述症状加重,感胸闷憋气,咳嗽咯痰,乏力,卧床不起,动则心慌喘促,纳少,双下肢浮肿,尿少,舌淡暗,苔白滑,脉沉细结代。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综合脉证,证属心悸,辨证气虚血瘀,水饮内停。治法: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温阳化饮。

处方:葶苈子24g,大枣10g,茯苓30g,桂枝12g,白术15g,炙甘草10g,生黄芪30g,党参30g,当归12g,丹参24g,黄芩12g,浙贝母12g。水煎服,日1剂。5剂后,心慌、喘促咳嗽咯痰诸证均减,纳食、尿量增加,可下床做轻微活动。上方加减出入前后共服30余剂,于5月份开始上班,一般活动无明显不适,半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参考文献:

[1]于青云.石曾淑运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04):27-29.

注:方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hlzjiaju.com/fxbby/805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