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的朋友圈或者群里这两天被“出血热”刷屏了!
“发热面红醉酒貌,头痛腰痛似感冒,皮肤粘膜出血点,恶心呕吐蛋白尿”,要是出现了这些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你或者孩子可能不是感冒了,而是得了流行性出血热。
截止11月20日,陕西省共确诊例出血热患者,今年危重患者尤其多!(信息来源:陕西强森医生、医院、医院)
咱们运城永济也出现“出血热”患者!运城市区已有学校采取预防措施!
永济、临猗的卫计局也发布的紧急通告
永济市卫计局
永济市卫计局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温馨提示
进入冬季以来,我市少数村庄发现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该病主要传染源是老鼠,人与人之间不相互传播,可防可控可治疗,如果出现发烧、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脸红、脖子红、胸红)等症状,请及时去正规医疗卫生机构咨询和治疗,并做好日常环境卫生,勿直接接触老鼠和食用被老鼠污染过的食品等。
我市的流行性出血热病现处于散发低水平状态,市民不必恐慌,不要信谣传谣。请大家放心,我们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防控措施,全力开展灭鼠活动,搞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为我市人民群众创造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
年12月7日永济市卫计局应急办
临猗县卫计局
临猗县卫计局温馨提示:
近期我市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主要通过老鼠的尿、便、唾液污染食物或伤口接触而向人传播。有疑似发热症状者,请到当地卫生院发热门诊就诊,提醒大家减少户外活动。同时,号召大家积极开展全民冬季防鼠灭鼠和环境整治活动。
编辑王革翟庆华
年12月7日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出血热”,
希望大家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医院医生给大家科普
什么是出血热?
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病例多见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老鼠活动频繁的地区,主要通过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每年10月至次年1月为高发期,目前已进入高发季节。该病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病死多。
疾病潜伏期一般为2-3周,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
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和感冒很相似,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
该病典型表现为: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皮肤黏膜三红(脸、颈、上胸部发红)、三高(体温、血红蛋白、包细胞高)、一低(血小板)蛋白尿、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
有段通俗顺口溜:寒热脸红酒醉貌,头痛乏力像感冒;皮肤黏膜出血点,呕吐腹泻蛋白尿。
出血热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通过携带病毒的鼠类的尿、粪便、唾液等排泄物的污染尘埃可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人体而引起人的感染。
2消化道传播鼠排泄物若含出血热病毒,可污染食物、水,被人误食后可感染此病。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者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可感染此病。
4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亦可引起传播。
5母婴传播孕妇感染后,病毒可经胎盘传染胎儿。
预防出血热措施
出血热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日常行为能够帮助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生。预防出血热主要的措施有:
1
接种疫苗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最有效手段。
2
灭鼠和防鼠
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进行灭鼠,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3
灭螨和防螨
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居室干燥和通风、床下不放杂物和食品,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及时清除积存垃圾。
4
搞好食品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杜绝病从口入;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容器内,并加盖以防鼠污染,切勿暴露堆放,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5
做好消毒
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6
加强个人防护
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老鼠及其排泄物;经常接触可能有老鼠活动的土壤和植被的园林、清洁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穿工作服、带手套;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损伤后要正规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小花提醒:如果你出现包括发热、头痛、腰痛、咽痛、眼眶痛、咳嗽、流涕、恶心、呕吐或腹泻在内的类似流感症状,或者怀疑自己可能患病,建议及早到就近医疗机构诊断就诊,并向医生说明有鼠类接触史,以免贻误病情。
请相互告知或传阅亲友们!
让更多的人看到!
不要掉以轻心!